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目前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,是区域内社会主义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,也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品牌。
“南船北马,九省通衢”。运河经济时代,中心城市的繁华与兴盛,淮安人不曾忘却;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周恩来精神世人敬仰,建好总理家乡的责任与担当,淮安人不曾忘却。而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,市委市政府制定了“包容天下,崛起江淮”战略性目标,实施“六大战略” 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。在此关键时期,我们不能忽视的是,精神文明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。因此,我们当有意识,崛起江淮,文明先行。
诚然,文明素质不是一个孤立的标杆,它应渗透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。 上街不闯红灯、不翻越护栏、乘车自觉排队,这些看似简单的文明行为,表现出模范遵守规则的自律意识;公园里不乱扔垃圾、不损坏设施、不攀折花木、不踩踏草坪,彰显出人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维护环境的环保观念。见难就帮、遇险就上、受助后说一声谢,打搅别人时道一声歉,反映出人们乐善好施、勇于担当、敢于自省的中华传统美德。
文明在于细节,小善体现素质,这是文明城市最为关键的地方。 文明健康情趣的形成,非一日之功,须坚持不懈。纵观我们身边不少令人感动的情景,集中到一点,就是文明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。譬如公共场所常见有志愿者疏导交通、捡拾垃圾、搀扶老人过马路、擦洗护栏、公交车扶老携幼主动让座等等。这些举动,一则说明文明市民处处把社会公德放在心中,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毫不犹豫地去做,一则说明市民们时时坚持共有的价值取向,克服了思维上的不文明惯性,表里如一,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自降文明标准。
文明创建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公共意识。有学者曾直言,“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,是疏于公共空间”。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随意任性,放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就会格格不入,甚至“有失公德”。厘清公与私的界限,是现代社会的运行法则,亦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。自己的生活固然应当足够精彩,每个人的个性固然应该得到张扬,但也应该维护大家的公共利益,避免给人带来不适或冒犯。文明的见证,便是那一弯腰时的温柔;生活的美意,来自我们对每一位陌生人的善意与尊重。正是人与人的美好相遇,才有和谐的公共生活。
素质高才能操守好,操守好创文才能众志成城。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动构成的,而行为又受习惯支配。只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,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升;只有优化个体素养,群众素质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。一个人培养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,只有每个人敬畏约定俗成的准则和道德标准,处处想着他人,处处为公共利益着想,带头践行而不去破坏,模范遵守而不去寻找漏洞,敢于检举而不视而不见,长期坚持而不懈怠,文明才会永驻心头,成为一种渗入骨髓的潜意识,不管何时何地,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,以文明之风而别于常人,成为一道城市形象的亮丽风景!